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皇冠平台 > 新闻动态 > 医美龙头功能性护肤品“拖后腿”,华熙生物去年净利预降逾七成!

医美龙头功能性护肤品“拖后腿”,华熙生物去年净利预降逾七成!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2:28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前两年还是风光无限的医美龙头华熙生物,今年却突然爆出了个大雷!2024年业绩预告一公布,净利润直接缩水七成多,这个数字让人看了都发懵。更让人唏嘘的是,这家公司曾经靠玻尿酸起家,股价一度飙到313元,市值高达1500亿,现在却跌得只剩个零头。到底是怎么从巅峰滑到谷底的?翻了翻它的业绩数据,不少问题一目了然,特别是靠近“半壁江山”的护肤品业务,成了最大的拖后腿选手。

【事件经过】

时间倒回到1月24日晚上,华熙生物发布了一份2024年的年度业绩预告。简单来说就是,去年一整年的净利润预估只有1.46亿到1.75亿,比起2023年直接少了4亿多,同比下滑了70%到75%。这个掉幅就挺吓人的,毕竟这可是A股医美行业的“龙头股”,靠着“医美+护肤”这一套组合拳,曾经风光了好几年。

华熙生物的情况从2023年就开始不太妙了。当年,它的营收和净利润就已经不再同步上涨,甚至是双双下滑。看看历史数据也是挺扎眼的:这是它自2019年11月上市以来,交出的最差成绩单。

华熙生物的主营业务挺广的,啥透明质酸、聚谷氨酸钠,还有医美针剂、眼科黏弹剂、软组织填充剂,听起来很高大上,但最让人熟悉的还是它的功能性护肤品。要知道,这块业务可是占了它总收入的将近一半。翻看它这两年的成绩,护肤品业务的表现只能说一个字——惨。2023年,这部分收入只有37.57亿,同比下降了18.45%。而到了2024年,情况仍然没好转,竞争激烈、市场低迷,几乎成了拖垮业绩的重要原因。

再说回2021年,那可是华熙生物的高光时刻。那年7月,它股价冲到了313元每股,总市值一度接近1500亿,妥妥的行业顶流。但风头一过,股价就开始一路走低。到2024年1月24日收盘,华熙生物的股价只剩下49.24元,总市值缩水到237亿,跟巅峰时期比,蒸发了八成多。这种跌法,估计股民心里都凉透了。

翻看华熙生物的解释,业绩暴跌的原因并不复杂。公司自己也承认,近几年一直在搞所谓的“管理变革”,什么组织架构升级、薪酬体系调整,还请了咨询公司,连带着股权激励的费用,花了7000多万。这些动作短期内直接拉高了管理成本,利润自然也就被压缩了。

除此之外,公司还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,比如供应链改造啊,生产效率提升啊,智能化升级啊,甚至还在海口、天津、东营、湘潭这些地方扩建产能。听起来这些都是为了长远发展,但光是相关费用就增加了1个多亿,再加上资产减值的冲击,2024年业绩能好才怪。

说到资产减值,这也是个大坑。根据华熙生物的公告,它对应收账款、存货、商誉这些资产进行了减值,直接计提了2.1亿的减值准备。这种操作虽然符合谨慎性原则,但短期内对利润的影响就是肉眼可见的“腰斩”。

虽然大环境也确实不太友好,但华熙生物的护肤品业务问题才是真正的“拖油瓶”。这两年,医美行业在国内是热闹了不少,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特别是功能性护肤品市场,很多品牌都在抢流量,搞促销,导致利润空间被压得越来越小。而华熙生物的护肤品客单价也在下滑,叠加营销成本高企,最后的结果就是盈利能力越来越差。

2024年前三季度,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就已经开始双双下滑了。特别是归母净利润,同比直接大降了29.62%。公司解释说,这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减少了,同时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却在增加。再加上护肤品业务调整还没完成,整个公司都像是在经历一场“深度变革”,短期内日子确实不好过。

华熙生物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。它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战略升级,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大方向,试图靠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,为生命健康找到一些新的发展路径。简单就是想从上游研发到品牌建设都打一套“全链条转化”的组合拳,看看能不能再杀出一条血路。

但眼下来看,这个转型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医美行业的消费疲软、功能性护肤品的利润压缩,再加上公司内部的管理变革和战略调整,短期内的阵痛是跑不了了。至于华熙生物能不能从这场风波里走出来,还得看它接下来的操作了。

其实这事儿一出,网上的评论区直接炸了锅。大家对华熙生物这波业绩下滑,各有各的看法,评论五花八门,还有不少人顺带吐槽了一番医美行业。我们随便捋一捋,就能感受到群众的智慧和幽默。

有些人直接开怼:“现在护肤品全是营销,效果还不如家里一瓶大宝。我买你家贵的透明质酸,结果换来个亏损七成的年报?我是不是被割韭菜了?”这话说得挺扎心,不少人跟着点头表示同意。毕竟,消费者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
还有人语带调侃:“当年我买华熙生物的股票,想着玻尿酸是个好东西,结果玻尿酸没让我年轻,股价倒是让我心态老了十岁。”这句话一出来,评论区直接笑疯了。果然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,尤其是高点追医美的股民朋友。

也有比较认真分析的网友说:“说白了就是功能性护肤品这块没搞明白,想走高端路线,结果市场定位不清楚。消费者买不起的买不起,看不上的看不上,最后两头不讨好。”这一番话,虽然听着有点刺耳,但还是挺一针见血的。

也有“阴阳怪气”派的:“医美行业这两年内卷得厉害,护肤品都快被吹成仙丹了。结果呢?销量下滑、利润压缩,最后连龙头都扛不住了。看来这行业的水也挺深啊。”

有些人则是对医美行业整体的吐槽:“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,谁还天天被广告忽悠?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护肤品能买便宜的就买便宜的,谁还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高端货。”这番话听起来挺有现实感,毕竟大家的钱包确实越来越紧了。

还有人直接打趣华熙的变革:“说是管理变革,其实就是花了7000万搞了一堆没啥用的调整吧?不如直接把这钱给消费者发优惠券,搞不好还能涨点销量。”这话虽然有点调侃,但也道出了不少网友的质疑。

也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:“我就想问问,当年股价冲到300多的时候,老板们是不是觉得自己能一飞冲天?现在总市值只剩下两成,是不是有点尴尬了?”这话一出,估计不少投资者都得捂着心口安慰自己。

还有人得很“哲理”:“医美行业就是这样,风光的时候谁都觉得它能一直涨。结果一旦风口过去,谁跑得慢谁倒霉。这次华熙生物摔了个大跟头,估计得缓好几年才能爬起来。”听上去挺有道理,但这种“事后诸葛亮”的发言,估计也没少被人调侃。

这件事儿让人看得既唏嘘又好笑。曾经风光无限的医美龙头,现在却成了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从“行业顶流”到“年报爆雷”,华熙生物的起起落落,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不少讨论素材。

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?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。